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其他候选人在欧洲议会选举前辩论对华经贸关系,展现不同立场和策略,选举结果将影响全球贸易格局。

2024年4月日本贸易逆差达4625亿日元,出口增长主要来自汽车、半导体制造设备,进口增长源于原油和飞机,日元贬值影响有限。

2024年前四月中俄贸易额达765.81亿美元,俄副总理预计2030年贸易额将达3000亿,本币结算比例上升,展现两国经济合作信心。


欧盟对中国风力涡轮机和太阳能电池板采取保护措施,中国机电商会回应,敦促欧方停止错误做法,呼吁加强绿色能源领域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2024年广交会期间,中国与萨尔瓦多宣布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旨在深化经济合作,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反映中国在拉美市场扩展及全球经济中积极调整。

欧盟与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FTA)完成必要程序,将于5月1日生效,为两地经济带来显著利益。该协议预计将增加欧盟对新西爀出口,取消农业出口产品的关税,促进双边经济合作与可持续发展。

荷兰政府为保留科技巨头阿斯麦,避免业务迁移,宣布巨额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和减轻税收负担。阿斯麦是全球唯一极紫外光刻机供应商,对半导体产业至关重要。

中国商务部对美国《通胀削减法》中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措施向WTO提起诉讼,反对歧视性政策,维护中国企业利益和全球产业公平竞争。此举反映中美新能源政策紧张,影响全球贸易规则。
想了解更多?